爱德华·A·墨菲 (Edward A . Murphy)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一名工程师。1949年,他和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中,因仪器失灵发生事故。事后墨菲发现,原来是测量仪表被一名技术人员装反了。由此,他总结出规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这便是著名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 。
典型案例
将墨菲定律应用在发生泄密案件的可能性上,即如果存在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即使此种行为造成泄密的可能性极小,也必然会造成泄密事件的发生。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2个案例。
案例1
2020年12月,某单位主要负责人韩某参加某专题培训班,根据安排,需撰写学习心得,并发送至班级指定的互联网邮箱。韩某在撰写过程中,擅自引用了培训班发放的涉密学习资料中的有关涉密内容。韩某觉得学习心得并非用于公开发表,故没有在引用了涉密内容的文稿上作出国家秘密标志。韩某在将学习心得发送至互联网邮箱过程中,发现其使用的个人邮箱出现故障,于是通过微信发送给其秘书包某,让包某代发至邮箱。2021年1月,韩某履新,接任者的秘书张某在起草文稿过程中,包某将微信中留存的韩某的学习心得提供给其参考。张某遂引用了韩某文稿中的涉密内容。此后,张某撰写的文稿被作为公开信息,刊登在该单位网站上,造成严重泄密。
案例2
2009年,某单位工作人员赵某在承担某涉密专项工作期间加班加点,甚是辛苦。某日,其妻子孙某身体不适,赵某遂将正在撰写的涉密文稿及资料拷至U盘带回家中,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在家中未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工作。事后,赵某觉得家中计算机并不联网,有关材料存在计算机中尚属安全,故未及时清理。几年后,赵某和孙某的孩子需要上网学习,孙某擅自将家中的计算机联网,造成该计算机被控制,存储在其中的涉密文件资料被窃取。
防范措施
案例读罢,掩卷长思。2起案件都是过失泄密,而且都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过失,结果却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大危害。用墨菲定律来审视上述案件,我们得到以下启示:一是只要存在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不论其造成泄密的可能性有多微小,都必然会造成泄密事件的发生。二是对造成泄密的各种因素,如果能够提前发现、及时阻断,将会大大减少泄密事件的发生。基于此,为有效克服墨菲定律的“魔咒”,应当在日常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第一,增强涉密人员防范意识。防止保密管理中的墨菲定律,首先就是不断提高涉密人员在涉及国家秘密行为上的自我防范意识。因此,要让涉密人员充分认识到,执行保密规定不能随心所欲,只要违反保密规定,就在客观上存在泄密的风险;只要客观上存在泄密的风险,那么造成泄密就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第二,采取多种管理防控措施。人都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依靠涉密人员的自觉来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墨菲定律启示我们,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需要想得更周到、更细致、更全面,采取多种防范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而导致的灾难和损失。除了常规的物防、技防外,还要高度重视智能手段在保护国家秘密方面的作用。
第三,全面彻底开展保密检查。只要存在不安全因素,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迅速堵塞漏洞、主动消除隐患,必然会酿成事故。因此,保密检查是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违反保密规定的不安全因素的有力手段,保密检查做到越全面、越彻底、越及时,泄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在自查自评中,主动、及时清理死角、消除隐患,能降低泄密事件发生的概率,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第四,持之以恒进行保密教育。必须注重对涉密人员长期不断的保密教育,各机关单位要结合发生的典型案例,把规定讲透彻,把红线画清楚,那么上述泄密事件也就有可能得以避免。
第五,加大责任追究处罚力度。对于涉密人员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应当从严把握处理的标准和尺度。对违规行为惩处力度的大小,决定了行为人违规成本的高低,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从严处理违反保密规定的第一责任人外,也要注意追究其直接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严格依规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在全单位形成克服松散心理、严格遵守规范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