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档案贯穿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的全生命周期,内容繁杂且专业,根据项目建设阶段和参与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大核心板块,每个板块又包含具体的文件材料:
一、立项审批阶段档案
该阶段档案是项目合法合规启动的基础,主要记录项目的发起、论证和审批过程,核心内容包括:
项目发起文件:项目建议书(含项目背景、建设必要性、初步设想等)、项目申请报告。
论证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含市场分析、技术方案、投资估算、风险评估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及批复文件。
审批文件:政府或主管部门的立项批复文件、规划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节能审查意见等。
其他:项目法人组建文件、资金筹措方案及证明文件(如银行贷款协议、财政拨款文件)。
二、勘察设计阶段档案
该阶段档案反映工程项目的技术设计依据和方案,是施工的核心指导文件,主要包括:
勘察文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含地质剖面图、土壤力学参数、地下水位数据等)、水文勘察报告、地形测量图、勘察成果评审意见。
设计基础文件:设计任务书(明确建设规模、功能需求、技术标准等)、设计合同、设计依据的规范和标准清单。
设计成果文件:
初步设计图纸(总平面图、建筑立面图、主要剖面图、设备系统简图等)、初步设计说明书及概算书;
施工图设计图纸(全套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施工详图)、施工图设计说明、施工图预算书;
设计变更文件(因技术调整、业主需求变化等产生的设计修改通知单、变更图纸及审批记录)。
设计评审文件:初步设计评审意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由第三方审查机构出具)。
三、施工阶段档案
该阶段档案记录工程实体建设的全过程,是质量控制和过程追溯的关键,内容最繁杂,主要包括:
施工准备文件:
施工承包合同(含补充协议)、施工许可证;
施工组织设计(含施工部署、进度计划、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专项施工方案(如深基坑、高支模、吊装工程等)及审批记录;
施工现场准备文件(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临时设施搭建记录、施工机械设备进场验收记录)。
质量控制文件:
材料 / 设备文件:原材料(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等)的出厂合格证、进场检验报告、复试报告;设备(电梯、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等)的出厂合格证、开箱验收记录、安装调试记录。
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如地基处理、管线预埋、钢筋绑扎等,需附影像资料及多方签字)、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验收表、分项工程评定表)、施工日志(每日记录施工内容、人员、天气、质量安全情况等)。
试验检测文件: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报告、砂浆试块试验报告、钢结构焊缝检测报告、管道压力试验记录等。
进度与安全文件:施工进度计划及执行记录(周 / 月进度报表、延期申请及批复)、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事故处理报告(如有)。
四、监理阶段档案
该阶段档案反映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监督管理过程,核心内容包括:
监理基础文件:监理委托合同、监理规划(含监理范围、目标、程序等)、监理实施细则(针对专业或关键工序的具体监理方法)。
监理工作记录:
监理通知单(对施工违规、质量问题的整改要求)、监理报告(定期向建设单位汇报工程进展及问题);
旁站监理记录(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过程实时监督记录,如混凝土浇筑、桩基施工);
工程暂停令、复工令(因质量或安全问题下达的停工通知及复工审批);
监理日志(每日记录监理工作内容、检查情况、协调事项等)。
验收相关文件:监理对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估意见、隐蔽工程验收的监理签认记录。
五、竣工验收阶段档案
该阶段档案标志项目完成并具备交付条件,是工程最终成果的总结,主要包括:
验收准备文件: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报告、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设计单位的质量检查报告。
验收过程文件:竣工验收方案、验收会议纪要(含各参与方意见)、整改通知书及整改完成报告。
竣工核心文件:
竣工验收报告(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方签字确认,标志工程合格);
竣工图纸(经审核的最终版图纸,需标注施工中与设计不符的变更内容);
竣工结算文件(施工单位提交的结算书、建设单位或审计机构的审核报告、工程款支付凭证)。
其他:工程质量保修书、竣工移交证书(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的交接记录)。
六、其他专项档案
根据项目类型不同,可能包含额外的专业档案,例如:
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报告、道路验收的平整度 / 承载力检测报告;
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合格证明、人防工程验收记录、室内环境检测报告(甲醛、苯等污染物检测);
水利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数据、水土保持验收报告;
信息化工程:系统功能测试报告、数据迁移记录、用户手册。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对工程项目 “从无到有” 的完整记录,既是工程合规性的证明,也是后期维护、改造、审计的核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