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保护中的8大常见损毁原因
1、酸化
酸化,是纸质古籍文献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酸化多受大气污染影响,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所致;另外,纸张中的木质素含量也是导致其酸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有关实验表明,纸张pH值低于5.0以下的古籍文献,其最长保存年限仅有200年。由此得出,针对酸化的古籍文献,特别是纸张pH值相对较低的来说,纸张的脱酸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2、老化
古籍纸张老化表现为纸张颜色变得暗淡,纸张表面出现黄色斑点,以及纸质变硬。而造成其老化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如光照、污染、潮湿等,虽然特征各异,但最终结果都是相同的。古籍纸张老化会使纸张纤维逐渐降解,慢慢丧失机械强度,最终变为轻触即碎的粉末。纸张老化问题,在古籍修复保护工作中得到高度重视。
3、虫蛀
虫蛀,主要表现为古籍出现圆形、曲线孔洞,且多数呈现整本贯穿情况。造成虫蛀的原因,是由于库房内环境的温湿度控制不佳,为微生物创造了活动与繁衍条件。
4、鼠啮
鼠啮,主要表现为书籍四周出现缺损,同时伴有鼠尿侵蚀造成的生霉、粘连,书砖一般都是该原因造成的。而造成鼠啮的原因,是由于古籍收藏库房环境简陋、缺少装具。
5、火烬
火烬,主要表现为古籍出现不同程度的火烬痕迹,这部分古籍曾在灭火时被水浇过,所以还会伴有霉变、粘连、变形等损毁特征。
6、水渍
水渍,主要表现为古籍表面出现成片的水印,同时伴有字迹洇化现象,多是由于古籍库房屋顶出现渗水现象所致。
7、霉变
霉变,一般是因为古籍受潮或被水浸后,附着在古籍表面的霉菌孢子快速发育,从而生长出菌丝,进而使书叶逐渐丧失纸张强度,严重的书籍则出出现大家常说的“书砖”。
8、絮化
絮化,表现为古籍四周出现纸张纤维蓬松,呈现棉絮状,主要是书籍流通过程中受到过度的摩擦所致。
以上就是关于古籍修复保护中的8大常见损毁因素的全部内容,还需要强调的一句的是:在修复的同时,配合做好相应的巡检计划,有效做好修复古籍的后续保护工作。
常见古籍状况:
古籍破损:
古籍虫蛀:
修复前后对比:
专业的修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