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在横贯江西南昌的赣江上有一座“中正桥”。该桥建于1936年,并在战争中两度被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正桥”更名为“八一大桥”。随着城市的发展,南昌市政府曾对八一大桥进行过多次维修、改建、加固。1995年,根据南昌“一江两岸”总体规划布局和城市交通发展需要,江西省政府决定在原桥上游50米处,修建一座新“八一大桥”。
正式通车 定名为“中正桥”
20世纪30年代,江西南昌和牛行(今昌北)之间的贸易往来,完全依赖原始的摆渡。“南浔铁路起于牛行,与南昌市,隔江相对,客货运输,初恃划船,江流湍急,风险堪虞。后增轮渡,分别在鮕鱼套及章江门外,免费载运旅客,终以两岸交通,仍感不便”。1934年,江西省国民政府主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决定在南昌、牛行之间修建一座大桥。12月20日,这座大桥开工;两年后,大桥竣工,并命名为“中正桥”。1937年1月1日,在举行了盛大的试车典礼后,该桥立即投入使用。一时间,桥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据统计,3天内前往参观的市民就达数万人。
1934年10月9日,江西省国民政府关于中正桥筹建经过给南昌行营的呈文(部分)。
据记载,桥的一端位于南昌市阳明路、胜利路、沿江路的会合处,另一端临近牛行车站的有记码头,可通至南浔铁路车站,并与赣湘、赣鄂公路相连接。桥总长1077.82米,其中正桥28孔,长904.68米;南昌岸引桥长38.24米;牛行岸引桥长134.9米。桥面宽7.92米,其中车道宽5.4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22米。
两次被炸 修复更名“八一大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1939年3月26日,日军到达牛行,准备通过中正桥直入南昌市区。上午11时20分,中国军队破坏了大桥的桥梁。尽管如此,也未能阻止日军的攻势。27日,南昌沦陷。日军为了便于配合军事行动,立即着手修复中正桥。日军日夜赶筑,不到半个月,就恢复了通车。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22日凌晨,退守南昌城的国民党的夏威兵团第46军主力不战自溃,趁天色朦胧弃城西逃。他们跑过中正桥后,丧心病狂地炸毁了大桥,妄图阻挡解放军过江追击。此次破坏程度比前一次更加严重,交通陷于瘫痪。
南昌解放后,为了尽快恢复赣江两岸的交通,安定人们的生活,在资金、原材料、技术人员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江西省政府动员大批的人力着手对大桥进行修复。此次修复工作是由工程师韩柏林主持的,经过工人们的艰苦作业,仅仅用了9天,大桥就恢复通车了。为了纪念“八一”南昌起义,江西省政府决定将桥名改为“八一大桥”。
4次修缮 改建为两用桥梁
解放初期,江西省政府曾先后4次对八一大桥进行修缮。当时,八一大桥是联系江西南北公路交通的唯一渠道,赣北的棉花、茶叶,赣南的钨砂、木料等,都需要通过此桥,转运到国内外。然而,经检查发现,桥体的大部分钢梁已经生锈,铆钉松动,水下部分钢桩外包的混凝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和脱落。除此之外,木制的桥面很容易损坏和腐朽,汽车通过时需要限速,每辆汽车过桥需要11分钟。桥孔狭窄,桥下最高净空距离航行水位只有6.9米,经常出现桥墩被撞的事情,影响桥身安全。在汛期,较大的轮船因为船高原因,只得被迫停驶。此时的大桥仅靠维修已经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了。
1953年4月,南昌市建设局正式提出《南昌市八一大桥改建永久性桥梁计划任务书》,准备在旧桥的基础上,改建为现代化的城市、公路两用桥梁。1953年4月,开始筹备大桥改建工作。1955年11月7日正式开工,3年后改建工作全部完成。在这期间,全体建桥职工废寝忘食,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改变了八一大桥千疮百孔的面貌。
改建后的八一大桥全长1226.9米、桥面宽10米,其中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而且荷载能力也大幅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两岸的交通压力。
再建新桥 双向四车道斜拉桥
改革开放以后,南昌经济日益发展,南来北往的交通量大幅增加,八一大桥已不堪重负。20世纪90年代初,南昌市着手规划“一江两岸”的城市建设布局,兴建新八一大桥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1993年,这个项目列入了江西省的规划。1995年5月16日,南昌新八一大桥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了第一次会议。在会上,确定新桥建在原桥上游50米处,桥型为两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新桥建成后旧桥即行拆除等事项。11月5日,新八一大桥动工兴建,设计建设工程部大胆采用4米桩径为主塔基础。在全国同类规模的桥梁中,八一大桥建造时间最短、造价最低。1997年9月29日,大桥建成通车。
1957年,改建后的八一大桥全景。
新八一大桥由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公里,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桥面有效宽度28米,双向四车道,是江西省的第一座斜拉桥。新八一大桥的桥身宛如一条巨龙横卧赣江之上,桥上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新八一大桥成为南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中所示档案为江西省档案馆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