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单位要提拔一名年轻干部,小赵和小王是年轻干部中的佼佼者。两个人都很优秀,工作业绩、能力素质、为人处世等不分伯仲。可是,名额只有一个,提拔谁呢?最后小王得到提拔。小赵很不服气,满腹牢骚,有人私下对小赵说,原因就在于他太邋遢,经常弄得办公室脏乱差。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而像“脏乱差”这样的瑕疵一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人们就算意识到其存在,仍对其司空见惯,认为人无完人,瑕不掩瑜,不能过于吹毛求疵,也就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这些瑕疵,就是笔者要讲的“无形档案”。除了脏乱差、邋遢,还有爱喝酒、传闲话、偷奸耍滑、好说怪话、不尊重人、品行有瑕疵……这些都是“无形档案”的内容。
谓之“无形”,是因为这些瑕疵没有落在白纸黑字上,没有专门记录、不知何时形成、无法确定存储形式、很难预测影响大小,更无法像库房里的纸质档案那样,随时可以拿出来翻阅查看。多数情况下,拥有某种瑕疵的人,一般觉察不到自己有什么不妥,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而继续其行径,正如打呼噜的人听不到自己打呼噜一样,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听到与否”,在于“存在与否”。而这种“存在”,又只能在瑕疵再现时才能感觉到其“存在”,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嫌。
但这些瑕疵又的确存在,而且无人不有,指不定何时、何事、何地,或被作为某种依据,或者由此导致事端,产生意外影响。只是此类“无形档案”究竟存在于何处,仍值得细细考量。或者说,此类“无形档案”无用时自己拥有,有用时他人掌控。而且一旦发挥作用,犹如射出的箭,一箭中的,受伤的则是“箭”的拥有者,可谓以子之“箭”攻子之身。更重要的是,这支“箭”还有可能成为别人打败自己的有力武器,难怪人们常说“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
这些“无形档案”不是别人捏造的,而是自己制造的。所以,当有人拿这些“无形档案”说事儿时,作为当事人,只能“有口难辩”,因为以“档”为凭,那就是你的“软肋”和“把柄”,悔不当初时,哪有后悔药?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意“授人以柄”。可事实上,每个人都会与瑕疵“不期而遇”,所有人都想祛除瑕疵、克服不足,把“无形档案”“销毁”,使自己变成一个“无懈可击”的“完人”。尽管世间没有“完人”,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加强自律、自省、自新,逐步向“完人”靠拢。
一要加强自律。自律是防止“无形档案”形成的“金刚罩”。什么是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自己。通过自律,产生“抗体”,自律好比“金刚罩”,保护自己“百毒不侵”,要从“无形档案”产生的根源抓起,斩其根、断其源、毁其路,使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要做到自律,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经说过:“做什么事情最容易?向别人提意见最容易;做什么事情最难?管理好自己最难。”要做到自律,必须对自己“狠”一点,没有“狠”劲,缺乏定力,经不起诱惑,挡不住私欲,自律只能是美好的“乌托邦”。实际上,瑕疵都是自律不足所致,凡是思维正常的人,都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非曲直,心知肚明,只可惜,“胜人”容易,“自胜”难!
二要加强自省。自省是检查“无形档案”根源的“CT机”。自省就是自我反省,反思、检查自己存在的瑕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批评”。孔子倡导“吾日三省吾身”,荀子言“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日本有句谚语“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说一千、道一万,强调的都是要通过自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反省自己、检视自己,看清自身、找出瑕疵。必须明白,自省的关键在于:检视自己不但要刀刃向内、刺刀见红,而且要找到“病根”,明晰“病因”。如果隔靴搔痒、讳疾忌医,不敢自揭“伤疤”、不愿剖析“病理”,再好的“CT机”也查不出得了什么“病”。
三要坚持自新。自新是革除“无形档案”危害的“手术刀”。找到瑕疵的目的是要祛除它,消除危害,从而获得新生。犹如毒瘤,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切除。如果不及时切除,轻则侵害健康肌体,重则危及人之生命。虽然这些“无形档案”都是细枝末节,不是中心,也非大局,但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不是大局却牵扯大局,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有的瑕疵不会危及生命,但足以损毁形象名誉、影响前途发展。所以,必须重视并努力革除自身瑕疵,要像“手术刀”切除毒瘤一样,一刀下去,连根切除,不留后患,方可新生。在这个过程中,“操刀者”不是医生,而是自己,向自己开刀,自我否定,改过自新,而且革除的是早就与自己融为一体的某种习性,革之如同从身上“撕下”一块皮,结果必然“连皮带肉”,疼否?难否?可想而知。难怪古人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