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设6个档案查询窗口,平均每天接待查档群众超百人次,截至今年7月,累计提供查档服务55万人次,近5年档案查询服务保持零投诉……”日前,云南省安宁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欣喜地为来访单位介绍近年来全馆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市档案馆因地制宜打造档案集中查询利用中心,谱写出档案为民服务新篇章。
“10年前,我们抢抓机遇,建成了这座总高10层、建筑面积8834平方米的现代化国家一级档案馆,全市档案事业也来到了新的起点上。”市档案局原局长唐华说。新馆建成启用,破解了档案馆库房陈旧、空间小、档案接收难等困局,全市65家一级立档单位应入馆档案得以接收入馆。
“搬到新馆后,查档市民增多,但涉及房产、土地、人事等民生档案保管地点分散,有的市民办事查档需要在多个部门间反复跑,耗时费力……”市档案馆原档案管理科科长孙应生说。面对查阅需求量大、查询点分散等问题,该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民生档案集中保管的意见,经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同意,为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6个高频查档部门配置库房,将民生档案整体搬入档案馆集中管理。截至今年7月,馆藏档案达124个全宗,总量超37万卷、113万件。
同时,市档案馆与入驻部门签订《档案工作合作共建协议》《安全管理责任书》,建立《驻馆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市档案馆“1+X”档案管理制度》,在大厅设置“一站式”查询窗口,由市档案馆及驻馆单位派员提供查询服务,逐步建立起权责分明、各司其职、运行有序的档案集中管理与查询利用工作机制。
“我们局的档案整体搬入市档案馆后,彻底解决了原档案室狭小、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等问题。”市住建局档案员余梦萍感慨道。数字化加工室、档案修复室等功能空间由各驻馆单位共享共用,资源利用实现集约化,促进了全市档案工作均衡化、优质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