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档案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先后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国家级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验收。2024年12月,成功创建“安徽省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开创了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档案馆积极构建安全高效的信息化平台,综合运用数据安全传输等技术,在线接收58家市直单位150批次1万余件电子公文档案,为192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打通OA办公平台与档案管理系统壁垒,实现从“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全流程监管和高质量入库,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建成馆藏目录数据库和全文、照片、音视频数据库,以及脱贫攻坚、民生工程等10个专题档案库,完成445万条目录数据著录。馆藏传统介质档案42.2万卷、15.2万件,其中数字化率达90.2%,实物、照片、音视频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与江苏南京等地签署异地跨馆查档协议,完成与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安徽省档案资源共享平台、长三角民生档案跨区域查询系统互联互通。目前,通过市域通办、跨省协办、远程智办等方式,实现长三角区域内300余家档案馆馆际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办理,服务范围显著拓宽。
大力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先后搭建“党史三卷”“数字档案馆创建”等工作专班,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强化部门协作,共同推进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市域一体化项目建设。以市档案馆为建设主体,与8家县(市、区)档案馆上下联动,合力打造统一的数字档案馆系统,构建从电子文件收集到保管利用的业务体系。加快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档案信息化互联互通新体系,主动融入“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实现数据协同,对接各信息化系统平台,更好支撑不同部门业务场景应用,提升数据资源利用率,打造以“局馆联动、资源共享、数据共治”为核心的“滁州档案”品牌。
聚焦数字资源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参与中国农民歌会、省十五运等重大活动筹备组织和档案整理工作,共收集文书、照片、录音、录像和实物档案1.9万件,全面记录新时代滁州奋进历程。推出在线查询全流程便捷操作服务,高效满足查档人群在目录检索、在线借阅、远程利用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增设便民服务查询网点,在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和市自规局查档大厅设置自助窗口,极大提升民生档案数据服务能力。近三年,数字档案查阅利用者年均2000余人次,满意度达95%以上。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品牌优势,建立红色档案库,多渠道征集各类资料3416件。在此基础上,制作《旧包承载清廉志岁月见证忠诚心》等3部短视频,举办“相约红色皖东传承历史记忆——滁州市档案馆馆藏精品赏析”电子展览,并开展“童心向党‘暑’你最美”系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