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档案馆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侨批档案文化品牌,服务泉州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
市档案馆找准“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与“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契合点,以地处泉州古城核心区的“侨批文化展示基地”——泉州侨批馆为中心,在全市布局建设晋江梧林侨批馆等8个主题鲜明、定位互补的分馆,形成“1+8”侨批档案文化展示基地。展示基地融入侨乡、定位准确、独具特色,吸引全市17个部门在馆内设立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等,先后接待团体近1100个、游客超过12万人次,已成为泉州独具侨乡韵味的宣传展示中心和文化旅游热门打卡点。积极拓展侨批馆“党建+”邻里中心功能,深入挖掘侨批档案中的红色元素,展出泉籍归国华侨典范李子芳、罗浪、李光前等人物事迹。举办“侨批助我上清华”“丝路信使——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主题展览,开设“党建+”邻里学堂,党员干部纷纷走进侨批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调研实践。
紧扣侨批主题,创新“侨批+”文旅宣传模式,侨批馆入驻“泉州文化云”平台,列入泉州精品旅游线路,常态开展主题打卡、DIY手工制作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先后拍摄侨批主题宣传片、歌曲、MV、网络微短剧等,创作发布冰箱贴、手账本等系列文创产品。面向全球连续举办4届“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远赴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等国家举办侨批专题展,联合苏州市档案馆举办“海丝情忆”侨批—丝绸档案展览,为华裔青少年开展线上侨批特色夏令营,深度参与“菲律宾·中国福建(泉州)电视周”“印尼—中国泉州侨批文化交流论坛”等活动,举办“丝路信使——侨批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
市档案馆还高度重视人才培养,2023年赴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赴清华大学举办档案文博专业高级人才研修班。按照“每人一个月,两年轮一遍”的思路,安排业务骨干到省档案馆跟班轮训,“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设立兰台党员先锋队,负责开展侨批征集保护、开发利用、布展解说等工作,先后被表彰为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市“五一先锋号”、省首批“提质培优工程文明实践单位”。联合泉州师范学院创作的侨批档案作品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联合华侨大学开展的侨批主题志愿活动项目斩获省、市竞赛两级金奖,《打造世遗侨批新时代档案文化品牌》入选2024年新时代档案文化建设创新案例。2024年,市档案馆被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