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线
2025年面授班
2025年档案培训面授班 2025年档案培训计划 25年档案高级研修班 2025年档案修裱班
2025年网络班
2025年档案人员岗位培训 2025年档案人才培养高研班 2025年档案职称辅导班 专业档案培训专题
在线试听
文书档案整理试听 人事档案管理试听 工程档案试听 档号编制规则试听
新闻分类
底部
留言咨询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档案管理培训信息网
手机:13241838330
手机:18601298758
固话:010-62700072
传真:010-62700072
邮箱:2087217266@qq.com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4层4018
底部
新闻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档案快讯 >> 详细信息

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推动档案事业现代化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11-27  阅读:7242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安排。作为国家综合档案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江苏省昆山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把改革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打破传统工作路径依赖,加快实现从数字档案馆向智慧档案馆的跃进提升,积极争当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

改变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档案治理效能

为提升档案治理能力,深入学习档案法,全面领会宣传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意义,注重学法、普法、守法、用法“四位一体”,深入推进依法治档。坚持业务培训与学法普法相结合,将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列为全市档案业务培训内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制作法治宣传片并在昆山电视台《尚法昆山》栏目和新媒体平台播放。在“6·9”国际档案日、“12·4”国家宪法日,深入公园、城市综合体搭台宣传。注重抓住“关键少数”,把档案法印制成册寄送至全市所有机关部门、区镇、行政村、社区、学校和部分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一步扩大档案法治宣传覆盖面。不断创新监督检查方法,在全市同类型单位中全面推行协作组制度,系统应用“监督指导科+”人员配置模式和“互联网+”在线监督指导模式,每年对重点市级机关部门、各区镇、国企和档案服务机构开展全覆盖式监督指导。

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区镇档案工作的通知》等。与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党校等部门合作开展各类活动,有效延伸工作触角,扩大工作影响力。建立健全宣传工作制度,搭建“昆山档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多元宣传平台,与《新华日报》《昆山日报》等相关媒体加强合作,常态化推介档案工作动态和文化编研成果,让更多人了解、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

改变传统查档服务模式,擦亮“存史为民”服务品牌

全面推进在线查档,于2021年底在全国率先建成集受理、认证、查询、出证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查档大厅,市民通过身份证号、人脸识别双重安全身份认证,可24小时在手机端查阅各类民生档案,并可享受婚姻档案、出生医学证明档案利用“零时差”服务。2022年和2023年,网上查档大厅获昆山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全国十佳档案利用创新案例。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自助查询人次近20万,成为昆山市民首选查档方式。

此外,完善市、镇、村三级查档服务体系,建成2个市级、11个区镇级、159个村级查档点,实现村级查档点建设区镇全覆盖,构建起高质量全域查档服务“半小时圈”。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牵头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等7个部门,建立“1+7”协同服务平台,形成联动互查机制,做到“只进一扇门,解决查档事”。

改变传统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履行资政育人职责使命

加快推进馆藏112万卷126万件档案资源数字化、数据化,数字化率达100%,制订档案资源从数字化转为数据化三年行动计划。在对重点档案重点编研的基础上,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总计216部编研成果全面在线阅读。通过现实虚拟技术和360度拍摄还原,将“昆山历史文化档案陈列展”等搬上“云”端,让群众足不出户“云”游档案馆。制作拍摄档案数字文化系列产品,近两年集中推出20集《档案说昆山》系列微纪录片、17集《红色档案说》微视频、101集《昆山红色革命故事》有声读物以及史志馆联盟主题微电影《回家》和原创档案主题歌曲《兰台情》等,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探索档案资源数据化应用,利用丰富的档案、方志文化编研成果和全市已有的各类文化研究成果,开发建设昆山文化地理信息系统,将具有传承价值、能代表昆山历史文化的各类元素、符号、标识“提取”出来,打造“昆山文化数字地图”,实现昆山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改变传统档案业务开展模式,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立足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新起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业务各环节应用实践,在全国取得一系列领先成果。运用元宇宙技术,建成投用档案数字人员工“小兰”。开发应用数字化AI智能校对系统,对2023年和2024年共63家单位的35万余件新进馆档案开展智能核校。打造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目前全市13类28项全流程网办事项所形成的电子档案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管理。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合作开展国家档案局重点科技项目《档案开放智能审核方法和技术研究》,并应用智能开放审核系统,完成馆藏1998年度、1999年度5035卷7.2万余件到期文书档案开放审核。建成控碳数智监管平台和智慧消防一体化系统,同时将原防窃监控、电子巡更、消防火灾报警、温湿度调控、电梯运行监测点位数据一并接入,不断推动智能物联综合管理平台提档升级。

 

上一篇: 湖北孝感 积极开展睡虎地秦简档案文化研究
下一篇: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印发 2024年档案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Copyright © 2008-2036 档案管理培训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本所有
24小时服务热线:13241838330/18601296758固定电话:010-62700072  报名邮箱:
2087217266@qq.com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企业档案管理培训  人事档案管理培训  会计档案管理培训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培训  档案室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交流QQ群 :869546062    档案服务公司QQ联盟群:908606669

档案教育培训总部地址:北京大学南门科城大厦附楼208室
山东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与齐州路中建锦绣广场2号楼1209室
适用于18岁以上成人
京ICP备14023321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382号

收缩
  • QQ咨询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档案管理信息网
  • 电话咨询

  • 18601296758